
中国油画画工能否再创辉煌
蔡腾
编者按:为了让《世界油画 中国大芬》世界品牌永放光芒,为了让百亿中国油画产业永盛不衰,有必要还原中国油画产业真实历史,纠正被歪曲的“大芬油画村故事”,更有必要组织中国油画家响应党十九大号召,树立文化自信,创作弘扬中华文化油画作品,为复兴大中华文化艺术做贡献。
上世纪末本世纪初,中国油画画工曾经开创百亿中国油画产业辉煌,开创世界文化艺术繁荣的辉煌
这里说的“中国画工”主要指香港的“行货油画”画师和内地油画画工,他们一起合作创造了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一个神话:不花政府一分钱,让内地几十万低文化青少年成了油画技工,成了艺术家;开创了世界闻名深圳大芬油画村,开创了百亿中国油画产业;让全世界劳工家庭可以买到来自中国廉价的精美手绘油画,开创了世界文化艺术大繁荣。展示中国画工的正能量。
油画原是西方专有艺术,极少数画家会画,极少富人买得起的天价珍品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香港出现一群画师,他们用特别的工具,各种各样的刷子,刀等,用特别的手法,在特别快的时间画出有特别风格的一系列油画。例如说,一幅60cm*90cm的油画,一个欧美画家可能要用一两个月,甚至一两年才能画好;一个香港画师可以用一天画出两幅或4幅同规格令人喜爱的油画。
以一幅风景画为例,香港画师用特制的大大小小“刷子”,在画布上铺上了底色后,刷子一挥,哗啦啦地就出现一片树林。一两个小时后,你的面前就出现一幅甜美的风景画。这些油画受到欧美买家热捧,得到巨量订单。这些可以反复手绘复制的油画叫商业油画,英文是commercial oil pai ntings,在香港称之为“行货油画”,实际应该称之为“流行油画”,正如流行的歌曲一样受到追捧。其中最著名的可说是签名Yellow Stone(黄石)的“一河两岸”树林画,至今可能手绘复制了几十万或上百万幅画。各种风格的“美女沙滩”、刀画街景、刀画玫瑰花、山景等等,也可能手绘复制了几十万或上百万幅画。这就是香港艺术家创造的神话。
当年,巨量的订单涌到香港,香港无法找到足够的画工完成订单。
一位香港画家想起广州有一间美术学院,也许美术学院教师和学生可以帮画些油画,帮助完成订单。第一批美术学院老师学生做的画,工价很高,又不合买家口味,全部退货。怎么办?
这位香港画家了解到有许多社会青年急于找一份工作,他灵机一动,只要能给他们一份工,而且是美术技工,会有许多人涌来。然而,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办工厂的地方,唯一可以用的就是越秀山的一个防空洞。就这样,在内地朋友帮忙下,在防空洞墙上订上一些木板,再用木板做了一些床。第一批内地画工就在这样黑暗、潮湿的防空洞里吃、住、画。三四个月的艰苦培训后,一些画工能画出粗糙,但可以修改的油画,令人振奋。防空洞里诞生了中国一个新兴的油画产业!
消息传开,其它一些香港画家也跟随着到内地寻找单位合作。广州、东莞、深圳相继办起多间油画工厂,画工成了画师后,又到各地去办画室,江西的黎川,福建的厦门、莆田,湖南、武汉、浙江等地,油画工厂像雨后春笋,欣欣向荣。他们按照香港画师或商人的样品和订单,把油画制作好,再把画交给香港画商出口。
画师用特别的培训方法:一个画工只临摹一个样板,每天都照着画,画师开头会教一个画工画一幅画,然后一个一个教,经过几个月的培训,画工可以画出比较粗糙但可以修改的画,这些画的成本一般是香港画师的一半,经过香港画师的修改可以出口,成本为原来的八成左右,但关键是有了足够的画工来完成订单。
这些“行货油画”主要有:刀街景,通常是巴黎街景;刀花(较多是玫瑰花,也有其它花);风景,通常是一河两岸,有的中间有座山、有的没有山,河两岸有很多树;海浪,通常是一个大海,有一个高的浪;沙滩景,通常有个小沙丘,一片沙滩,远景的海,几个海鸟飞过;还有码头景,西帆等等。
欧美画家的画,每幅最低也要几千美金,当年(上世纪八十年代初)出口商可以用港币30元(6美元)向香港画师买到一幅60cm*90cm的画,大约是7美元(35元港币)卖给外国入口商。
除了临摹香港画师的行货油画,内地画工也临摹外国名画,如蒙娜丽莎、太阳花等。特别是人物画,香港画师一般不临摹欧美的人物画,“宫廷画”,各种内容复杂的西欧古典画。内地画工临摹这些西欧的古典名画一般成本价是200元人民币左右,出口价大约是50到60美元。估计外国入口商可以卖200美元。欧美画家的画一幅要几千或几万美元。根据国际惯例,画家过世50年以后,他的画就失去版权,可以临摹。
香港画师的智慧,发明特别的油画工具,特别的画画手法,特别的培训方法;内地画工能快速学会画画的聪明,吃苦耐劳,让中国手绘制作油画质量较好,成本很低;香港画师和内地画工合作创造了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大繁荣。
中国油画产业让中国一个极穷村子变成世界最富有的大芬油画村,创作另一个神话。
继开办广州和东莞油画工厂之后,香港画师又在深圳办起油画工厂。深圳下步庙36栋101室成了全国油画集散点,各地画家把油画送到这里出口。然而,随着深圳的高速发展,租金快速上升,许多油画工厂离开一线到二线布吉办厂。许多画工向农民租了房子,住、吃、画,再把画交给港商出口。善良的大芬村老村长用最低的租金,让从外省来的画工住进了大芬村。越来越多画工住进大芬村,引来境外买家到大芬村买画,雪球越滚越大,传媒一报道,政府扶持,就诞生世界闻名的大芬油画村。今天的大芬村寸土尺金,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村子。
中国油画产业出现转折点,中国画工徘徊十字路口
中国油画产业走过二十多年辉煌岁月,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让中国油画出口的订单锐减,许多画工惊叹“零订单”。中国画工面临着一场汰弱留强的大洗牌,许多原来只会临摹别人的画的画工无法继续辉煌,退出了油画圈转行。部分画工逆流而上,迫使自己去创作迎合新市场需要的油画,成了画家,自立门户。
内地出现一个新的市场,中国的经济繁荣,许多新房、别墅、酒店、办公楼的装修掀起新的时尚,用油画装饰代替了国画装饰。但是,市场需求的油画数量大大减少,可以反复复制的行货油画不再吃香,画工必须根据客人对每一幅画的不同要求,去创作一幅新的画。这对大部分的画工来说是相当吃力的。
用油画艺术讲述美丽中国故事,中国画工积聚力量再创辉煌
2014年9月21日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颁给蔡腾《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最佳艺术品创作奖》。蔡腾在博览会上展示了描绘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绿水青山、蓝山白云、广阔田野、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象。两幅画共24米*2米,画面上讲述两百多个农民勤劳简朴、憨厚快乐的动人故事,感动成千上万观众和传媒,大家一致称赞为 “现代清明上河图”。
用油画艺术歌颂中华民族英雄大有可为
博览会上,蔡腾还展示《神农颂》油画,讲述神农氏不怕蛇毒虎猛,上山采草药,治病救人的故事;展示《神话》油画,颂扬改革开放“老人挥手间,海市蜃楼现”的神话故事……许多北京老人说看过千百个画展,从来没有这样感动过。
创作灵感来自生活经验,用敏锐眼光洞察世界创作好画
同时参加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展览的,香港另一画家邓先生展出了两幅油画,其中一幅是《笛声》,描绘当年知识青年生活窘迫。一对不应该做了爸爸妈妈的知青竟然做了爸爸妈妈,两人辛勤劳动,未能养活自己,现在却多了一个婴儿。夜幕将降,田野一片黑暗,牛群等待回家。妈妈露着胸部用母乳喂着婴儿,爸爸吹着忧郁的笛声,前途茫茫,笛声感动了几头老牛,他们围过来,倾听那幽怨的笛声……作者邓先生曾经上山下乡,有较丰富的生活经历,《笛声》真实动人。另一幅是描绘上世纪五十年代用牛拉磨的《榨蔗磨坊》,两幅画感动了许多观众。
文学与艺术同行,多读文学作品增加油画创作灵感
不谦虚地说,蔡腾的英国文学知识给了蔡腾油画创作灵感;与众不同的是,蔡腾的每一幅画有浓浓的文学内涵,每一幅画都在诉说一个长长的故事。蔡腾建议大家多读些文学作品,增长见识,增加灵感。
与中国画家共勉 共创中国油画产业新辉煌
如上所述,蔡腾抛砖引玉,老马识途带带路,期望诸位画家能得到一些启发,发挥各自创作才能,树立自己独立的油画风格。停止抄袭别人的画,发掘您埋藏于灵魂深处的智慧,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有独创性的画家。一洗抄袭名画的不光彩,让中国油画产业金字招牌更加炫耀世界。
让我们一起用智慧再创中国文化艺术辉煌!